核膜組成具體都有什么?外核膜外膜與內質網的區別是?
來源: 創視網 ┆ 時間: 2023-04-26 17:37:23
核膜組成具體都有什么?
編輯播報
核膜
核膜由內外兩層單位膜組成,每層膜厚約6.5毫微米,兩層膜間隙寬約10~30毫微米,兩層膜之間的間隙,稱核周隙,核周隙中也含有酶。
核膜外層的外表面附有核糖體顆粒。有的細胞中,外膜與粗面內質網膜相連續,因為內質網膜與質膜是連續的,所以核膜間隙似乎與細胞外相通。[1]
核膜內層的內表面上,有一層由多肽物質組成的網架,其作用是保持細胞核的形狀和附著染色質纖維;在有絲分裂過程中,對核膜的破裂和重建有一定的作用。
核膜上還有許多散在的孔,稱為核孔,在核孔周圍,核膜的內層與外層相連。核孔是核與細胞質進行物質交換的孔道。
核膜并不是完全連續的,有許多部位內外膜互相連接,形成穿過核膜的核孔。
外核膜外膜與內質網的
外膜與內質網的一部分相連接,但在核膜中的蛋白質濃度卻高于內質網腔中。核膜的這種基本結構,可因生物種類的不同而異。例如,綠藻類的角絲鼓藻只有一層核膜,但在變形蟲和某種脊椎動物的細胞中,在核膜內側則有第三層膜結構,即呈三層結構。另外,渦鞭蟲類中的夜光蟲有雙層膜結構,但核膜上無核孔。在高等真核生物的有絲分裂前期,核膜變成與小泡和內質網不能區分的幾個斷片。但到分裂末期,核膜在子染色體群表面重新形成,成為子核的核膜。另一方面,已知許多低等真核生物經過分裂期,其核膜仍然存在,并不消失。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界膜,厚約200埃,是真核細胞的特有結構。它除包括由雙層膜組成的“核膜”外,還包括兩層膜之間的核周腔和分布在膜上的核孔。